Monday, May 19, 2014

《人生如戏》>>18/5/2014 《坐视》周嘉惠

《坐视》/周嘉惠



住在少有天灾的国度是幸运的,但我们对人祸倒是不缺乏领教的机会。一旦发生不愉快事件,政府高大的身影目标明显,即便乱枪打鸟之下,总还是能够打中那么几枪。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好,只要不合我意,痛骂政府就算并非全对,通常也不至于全错。

姑且不论那是在借题发泄生活压力,还是真的试图主持正义,网络时代还去对这样的事认真未免无聊。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对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各种令人愤怒的不公不义事件,除了骂政府,我们还做了些什么?简单且直接一点的说法就是,我们为这些事件担当了些什么?

浙江大学的徐岱教授曾说过,伦理有分等级,高端的伦理是正义感,底端的伦理则是同情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换言之,没有表现出同情心这种最低标准,简直不配被称为是人。如果有了同情心,却没有相应的行动来支撑,那又如何?

譬如见到一个乞丐而“仿佛”油然生出同情心,但是有余钱在身却一毛不拔,怀疑对方是假乞丐,或者背后有集团控制,于是收起同情心扬长而去。那算是理性压倒感性?或者原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伪同情?

赵明福无缘无故死得不明不白,大家应该都有足够人性表现出一点同情,但是那些坚持在这事件上寻求法律正义的人,却不见得会获得一致的支持。最普遍的说辞无非就是,没有用的啦,怎么跟“他们”斗?

什么是伦理?伦理就是区分清楚是与非,在伦理的世界里只问事情应不应该去做?不问做了有没有用?既然是应该做的事,那么不管多困难也抱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定心态去行动,这就是正义感驱使下的高端伦理。

许多事情成功的几率或许确实不大,做了应该也没多大帮助。但是我们可以回头扪心问一下,坐视不理对事情的帮助又有多大?做了可能还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什么都不做成功几率则绝对是零。有没有用这种功利问题,是无关正义的。至于说或许可以等肇事者自我反省?哈哈哈!懂得反省的话,我们怎么还望着先进国的门槛兴叹?

最近一张精神有点失常的流浪汉的照片,让一个四岁小孩问:“那个人怎么了?”这个流浪汉在吉隆坡蕉赖地区餐风露宿二十载,大家相安无事且早已经习以为常。可是,小孩子的疑问应该足以唤醒良知;难道我们应该继续让他这样下去,直到某一天寿终正寝,死在街头为止?不能这样吧?

没错,他的流浪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也许是遭家人遗弃,也许没有家人,或者其它原因。但是,重点依然不变:我们应该任由他继续露宿街头吗?

他应该回家了,假如没家,至少也应该住进政府或慈善机构的收留所,反正不能让他这样在外自生自灭。可是,关键时刻总会出现一种恒久不变的理性劝导:没用的、很难的、别浪费力气了。坐视犹如隔岸观火,容易又不费力,情商高的话说不定还能看出娱乐性来。没错,不担当就不必付出代价,但也不可能起任何作用,天底下是没免费午餐的啊。当理性压制了良知、正义感,那已不是理性,而是冷血,是人性的悲剧。

天地不仁,人亦不仁。若非如此,实在难以解释人世间这许多没天理的事情。我的疑问是,单纯从伦理的角度切入,“理性”的人们究竟还打算坐视到什么时候呢?

18/5/2014 《南洋商报》《言论》版
延伸阅读:
https://www.facebook.com/xuewenji.my/photos/a.595574020524656.1073741828.590384407710284/648970161851708/?type=1¬if_t=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