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4, 2008

变质话语的检验>>周嘉惠

变质话语的检验>>>周嘉惠

牛奶是否仍适合食用,我们可以按照有效日期的指示。假如不放心,还可以学习神农氏的精神浅尝一小口,看它是否发酸、发臭了?

话语有时候也会象牛奶一样变质。一旦言语变质,它不是发酸,而是变成了谣言、流言、谎言。原因有多种可能,可能出于妒嫉心理,可能出于报复心理,也可能就是纯粹的嘴贱、唯恐天下不乱,总之动机花样百出,这里只略举了其中常见的几种,余不一一。

《谣言止于何处?》是笔者在2001年1月19号发表于《言论》版的一篇短文。当时就对谣言的危害之深感到忧心,却因“智者”不易寻,唯有眼睁睁的看造谣者横行,任他配合一群闲人、浅人兴高采烈的在台上唱戏,而被中伤者、被愚弄者徒落个蹲在台下叹气的份儿。伤怀之余,亦无可奈何,故有“谣言止于何处?”之苍凉一叹。

在大选即将到来的时刻,变质的话语总是特别多。国家的主人翁纷纷滔滔不绝的发言,说话内容往往似是而非、真假难分,听在耳中却又窝心得很,似乎人人都在一夜之间感染了昂山素枝、曼德拉、德丽莎修女般的伟大情操。我们哪有什么能耐来分辨这些听在耳里、甜在心中的话语是否变质了呢?

《荀子·大略篇》有这么一句话可供参考:“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乎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当一句话让人生疑的时候,怎么办?荀子的建议是:用当事人从前做过的事来做对照,以最近做的事来检验,再放在天平上称一称,看它合不合人性?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智者”指的正是荀子这种类型的人物。

亚当斯密除了是“经济学之父”,更是一名对道德伦理有深入研究的哲学家。对于流言,他主张不继续“转述”,这样谣言才能被制止。对于那些不以品行,而企图靠一张嘴来支撑其社会地位的人,即使我们不能制止他们的继续横行,起码我们应该做到任何“教养良好”者都做得到的事,即犯不着象那些到查宫吃沙爹的群众那样,边吃还边赞叹,太没出息!

希望荀子与亚当斯密的见解能够帮助大家检验话语是否变质,以及如何面对这些变质的话语。请大家好好思考一下。

对于诸位积极争取出位者,罗兰巴特有一句“这缄默者真是个精灵”的话或许可以共勉之。啊!真对不起,提什么罗兰巴特呢?真是幽默过度!是我错!是我错!请继续!请继续侮辱我们的智商!

22/02/2008 《南洋商报》《言论》版

New Hope for Malaysia


Thursday, February 14, 2008

派糖果行为的诠释>>周嘉惠

派糖果行为的诠释>>>周嘉惠


任何行为都可以被分解成三个部分:一、产生这个行为的动机,二、因为行为而引起的动作,三、该行为实际产生的后果。这三个部分实际概括了行为的全部性质与细节,所以一个行为是值得被赞赏还是应该被唾弃,判断的根据也必取决于此。

不论行为者是为了最高尚,还是最卑鄙的目的而产生的动作,譬如一个因为贿赂而付钱的动作,和一个交上义款的动作,从外观来看完全一模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合理认为,动作本身是无所谓值不值得赞赏的。

行为实际产生的后果,往往与行为者的主观愿望天差地远,似乎也不能作为判断行为者品质的可靠依据。以诗圣杜甫为例,人家好心请他吃牛肉,怎料他却因吃过量而撑死。虽然结局无疑是一场悲剧,可是这又怎么能怨人呢?

行为者能够,也应该负起全责的唯一环节,只有第一个部分,即他产生这个行为的意图或动机。一个善意还是恶意的意图,一个诚恳还是虚伪的动机,决定了一个行为是值得被赞赏还是应该被唾弃,也决定了行为者自身的品质是高尚还是低劣。

糖果吃了后会增加三十年功力?还是牙齿全部蛀光?严格来讲实在跟吃糖果者自己命运的关系更大,不必扯上派糖果者。派不派糖果在于人家,吃不吃糖果则完全由自己决定。派糖果这个动作也没什么好争议的,就是一个动作而已。唯一值得大家关注的,就是这个派糖果的行为到底有什么动机?没有动机,是构成不了一个行为的。

派糖果是为了制造、加强慈爱的形象?还是应该视其为正义的终于“觉醒”?其动机是纯洁、善良的吗?散发善意真是因为善意吗?还是有其他意图?我们确实很难知道行为者的真正动机,套句当下的时髦话,看起来很象,听起来很象,但谁敢肯定的说,就是那么一回事?

在大选即将到来的时刻,应该如何看待最近一系列的、几年才发生一次的派糖果行为,请大家自己好好思考一下。在特洛伊城外见到大木马别以为是捡到宝,台湾人说:没常识也多看看电视啊!

14/02/2008 《南洋商报》《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