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7, 2012

《人生如戏》>>17/7/2012《错觉》周嘉惠

《错觉》>>>周嘉惠


警方的犯罪率数据和民众的主观印象出现很大的落差。政府方面认为民众对我国的犯罪率存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或曰刻板印象,事实非但并非如此,犯罪率反而是大幅降低中。

常言说:官字两个口,反正百姓永远是错的,就接受了这顶帽子吧。不过,官字毕竟并没有两个大脑,或许官爷们只见到民间的刻板印象,却忘了同时反省自己的刻板印象。闲着也是闲着,我们不妨尝试代为分析。

警方是如何算出犯罪率的?对了,主要靠的是民众的报案。我国人民对报案这件事有多热中?我手中没有统计数字,若以常理推断,恐怕警方也不会有(本人是以‘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逻辑来推断)。把“报案率”假设等同为“犯罪率”,是否合理?假如各种罪案的受害者全都曾经踊跃排队到警局报案,那“报案率”等于“犯罪率”的假设就完全合理。问题是,现实的情况如何?

如果有谁竟然认为我国国民一旦不幸成为罪案的受害者,就百分之百都会去报案,那未免也太过脱离现实了吧?既然如此,“犯罪率”等同“报案率”的假设显然就说不过去了。我绝对没有像前全国总警长那样认为警方伪造数据的意思,其实在“假设”上出错并不希奇,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譬如说,对同样一个犯罪率数据,前任与现任总警长的认知就完全不同,一人假设它是正确的,一人假设它是有误的;毫无疑问的是,其中绝对有一位的假设是错的。至于错的是哪一位?我们不必去作出无谓的假设。

或许,我们应该更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民众不愿意去报案?除了怕麻烦,恐怕还与民众的另一种刻板印象作祟有关,那就是:“报案有什么用?”为了打破这种刻板印象,警方应该考虑定期公布破案率。有罪案发生才可能有案可破,即使不考虑那些未经投报的罪案,破案率的基础是记录在案的罪案,所有资料都在手上,应该很容易计算出来。况且,那是警方自我鞭策的最好指标,若不便公布,至少也应该让所有警方成员清楚知道实情。

反省其实是一门大学问,确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如何检验自己的假设。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只要求检验一下自己的言行,具体的事物总是比较容易拿捏的。方法如何?很简单,向自己的母亲和孩子平铺直叙地重复一遍需要检验的言行。我们很难想象有人可以回家高声宣布:“妈,今天我成功骗了隔壁九十岁老太婆的棺材本!”或“孩子啊,老爸今天把八拜之交害得跳楼了!”只要能够在自己母亲和孩子面前坦诚相告的言行,通常表示就是可以在良知上过得去了。当然,那也可能只证实了你果真是彻底的丧心病狂!

对那些愿意继续自我感觉良好的官爷们,我还是那一句话,重点是要过得了自己良知的那一关。人生最后是上天堂或下地狱,其实都取决于自己当下的抉择而已。

可不是吗?

17/07/2012 《南洋商报》《言论》版

Thursday, July 12, 2012

《人生如戏》>>11/07/2012《自以为是》周嘉惠

《自以为是》>>>周嘉惠


除非是心理有问题,又或者有什么特殊目的,一般人总都会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行事。这原应该没什么好争议的,正常情况下,谁又会故意去做连自己都不认可的事呢?

譬如说,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一直都在灌输一种观念:“诚实”是做人的道德原则。可是,为什么事实上却有这么多人说谎呢?假如是心理变态,那没话说。假如不是心理变态而又刻意撒谎,背后必另有目的,而且说谎者还得首先说服自己谎言是“善意”的,或“成大事不拘小节”之类,因此说谎纯粹是“牺牲小我”,为的是“完成大我”。

依我国的惯例,经常有起争执的两方人到各类宗教场所斩鸡头或发誓以求清白。事实只有黑白两面,非此即彼,但双方各执一词,且都信誓旦旦,这又作何解释?可能性有二:第一,其中一方根本不是信徒,所以即使说谎也不会有任何愧疚感;第二,双方都真心诚意地认为自己是“正义”的、“正确”的,因而表现得十分理直气壮。

对于这第二种情况,有一句成语可以很画龙点睛地为之说明,那就是“自以为是”。如前所述,一般人都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行事,既然如此,为什么“自以为是”这句成语却显得不那么的正面呢?

稍微想一想,原因也很简单。在判断是非时,个人怎么看都以为正确的原则,难道就真的对了吗?是非能够这样来断定的吗?我们能够假设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吗?不行的。

那怎么办呢?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为人处事,难道却要违反自己的良知,以自己都不赞成的方式去行事吗?当然不是的。“自以为是”的问题在于,我们个人的认知未必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甚至不是普遍能够被接受的。换言之,假如“自以为是”仅仅等于“自己爽”,那十之八九就真的不是正确的原则。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不经检验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大家都自以为是地生活,但实际上很多人是错得一塌糊涂的。如何避免因为“自己爽”而一错再错呢?苏格拉底的建议就是经常“检验”自己的想法,《论语》所说的“三省吾身”也是一样的道理。若要检验自己认知的正确与否,可以透过讨论、反思、换位思考等方法来进行。

最近颜天禄在马六甲州议会以传闻向政敌开炮,相信他心理没问题,假设他背后没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时间会帮助我们检验这两项假设),那他自然是因为“自以为是”才这么做的。我希望,当事人能够认真检验自己的假设,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如想象般那么正义?检验的结果如何不是为了向任何人交代,只要自己的良知说得过去即可。作为一个马来西亚公民,我真的希望我们的代议士都是奉行以正义原则为国家、为人民做事的。

11/07/2012《南洋商报》《言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