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1, 2012

《人生如戏》>>21/10/2012《有钱的感觉》周嘉惠

《有钱的感觉》>>>周嘉惠

对某些人来说,金钱代表成就。这种逻辑假如成立,那么钱越多则表示越有成就,实际上相信这种逻辑的人为数还真不少。这个社会拜金,莫非大家真正追求的却是一股成就感?不可思议,但很有点趣味。

身边就有朋友,衣食无忧且月入过万,却总是在烦恼什么时候才能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桶,但是桶有大小之分,所以该如何回答这样的疑问呢?我自问数学还不错,却也不知该怎么下手计算这道题,无形的桶怎能装得满呢?

还有位朋友,在工作上独当一面,在学历上登峰造极,却老是羡慕别人“你就好啦”。那是在说风凉话吗?根据我的认知,应该不是。为什么眼中只见到别人所拥有的、自己所没有的?假如想想自己已经拥有的、别人没有的,心理上是否顿时充实许多?匮乏或丰盛,似乎仅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回到第一桶金的问题,这概念不知最初是哪个混帐提出的,为社会凭空制造匮乏的感觉,真是该拖出去打。假如不是对这不知所以的“理想”耿耿于怀,头上的阴暗天空不是马上就云开雾散了吗?确实,有成就的人生会感觉比较良好,但金钱跟“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老原则实在扯不上关系。虽然时代不同,依然还是不朽的成就才称得上是真的成就,公认过不了三代的“成就”,值得当真?利用虚幻的镜花水月来妖言惑众,只是换了包装的蜈蚣珠把戏,其出发点绝对不可能会是真心为你好。

我个人并不富,但因为物资欲望不高,所以从来没有很强烈的匮乏感。按现今社会的标准,这可能就相等于没“成就”、没大志,不过我比较讲究生活得自在与否,追求的目标有点不一样。虽然如此,我相信,有钱的感觉一定很好,我也同时相信,“富爸爸不是我爸爸”必然是个很呕的残酷现实。

相信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两点,以民为本的政府近来喜欢扮演散财童子,誓要帮助人民感觉比平时更良好。同事的七十岁家婆,最近在政党的帮助下成功申请到“单亲妈妈”的政府福利,真是羡煞旁人。当事人的丈夫已过世,而且也有孩子(实际上连孙子也不小了),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单亲妈妈”,这一点有关政党的工作队绝对可以作证。至于她是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恐怕就有点见仁见智了。有专栏作者严正指出,个人所得税仅占国家收入的11%,所以人民不该指责政府是在“派我们的钱”。

有人竟然可以用这么光明、正面的思维来面对现实世界,我个人羡慕得简直有点嫉妒了。我只是叹为观止,不是气愤,真的。

21/10/2012 《南洋商报》《言论》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