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07

语言的天分与哀愁>>周嘉惠

语言的天分与哀愁>>>周嘉惠

很多人对我国华裔通晓多种语言而羡慕或沾沾自喜。在华社“精通”国文、英文、华文者其实不多,“略通”这三种主要语文者却比比皆是;若再加上几种方言,即使全都仅仅是“巴刹”程度的掌握,还不俨然语言天才一名吗?

在台湾“眷村”长大的人,听得懂中国十几、二十种方言绝对是等闲事,这种“语言天才”的表象完全由环境造就,无关智商。所以,对人家的客套话可千万别当真,更不必老往自己脸上贴金,我们的脑袋实际上长得并不比别人特别。

在得知朋友也懂得一种平时互相用来沟通以外的另一种语言时,我们往往会开玩笑的说:“啊!那以后就不能用这种话骂你了。”在现实中,就因为我们普遍的“高超”语言天分,加上不少人有阅读超过一种语言报章的习惯,华社其实是全国各族群中“心水最清”的一群。

不同语言的报章,对于同一事件,视角切入点各异,最后无可厚非也无可奈何地必然会得出南辕北辙的结论。各种说法相互参照之下,褒贬、是非、真假一目了然,心里还能够不越来越明白吗?前一阵子有份调查报告显示华裔是我国各族群中对政府最多怨言的,这恐怕是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族群并非都得到了不可告人的特殊优待而感恩戴德,说白了就是他们语言天分相对逊色,因而得到讯息的管道比较受限制,无法比较而已。

除了灵媒,一时还想不到还有谁比政客更懂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技巧了。难道我们今天还看不透这套把戏吗?在开大会时舞刀弄枪者,面对另一群观众又可以是彻彻底底的和平主义者;不是他精神分裂,只是小小的语言天分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位置,不让投机份子这么容易得呈而已。

话说回来,能够用多几种语言与人沟通,当然是种优势,但很明显不尽然就全是一面倒的好处而已,否则也不至积下许多怨气。或许,这就是我们语言天分和哀愁之间的关系?

20/09/2007 《南洋商报》《言论》版

附:删掉部分,在此恢复原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