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7, 2010

《人生如戏》>>27/03/2010《"马华,我爱你!"》周嘉惠

《"马华,我爱你!"》>>>周嘉惠

假如在这时候还来谈“无政府主义”似乎有点不合时宜,虽然“无政府”被标签成混乱、虚无、道德沦丧的同义词,确实是有点冤枉的。在我个人的认知中,无政府主义者对于生活的追求是主动的,不像今天一般的老百姓那样,顶多只是消极且被动地在咖啡店骂政府的娘,骂生活的娘,骂老板的娘。

我觉得,在报上写评论文章的人就很具有点无政府主义者的主动精神。当然,敲敲键盘或摇摇笔杆就能换取一定的稿费、名声,以及达到消磨时间的目的,或许也能算是写作额外的附加价值。

对大多数在报上写文章的人来说,投稿的最主要推动力,恐怕不是来自于稿费、名誉,或消磨时间。按照几位同样有投稿经验的朋友的说法,以及个人的推敲所得,我猜想,为了满足传达个人意见的欲望,应该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然而,今天社会上的冷漠,除了表现在远亲、近邻同样不值得期待,在报章言论版面上讨论的稀少更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这往往让写作人不自禁地感觉纳闷,怎么自己费了老大的劲儿写出的成果,居然就像是在对着墙壁自言自语呢?

传达意见只是表象,交流意见才是核心。达不到交流目的的写作,终归满足不了一般写作人“传达个人意见”的欲望。狗吠火车其实盼的也是火车偶尔会传来“嘟”的一声“回响”,何况是人?

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写作人,不时主动地以敏感的课题,或挑衅的语句,企图刺激读者的神经线。目的其实很简单,无非是希望能够唤起共鸣,即使没有共鸣也希望有人会忍不住拍马而上,交流一下意见。可惜很多时候还是对牛弹琴般的毫无反应,偶尔有反应了,却又几乎无一例外的根本不理会对方的逻辑与立场,一心只是想到要“赢”,完全达不到交流的目的。数年前曾经因为文章中一句尼采的话引来回应,可惜对方摆出的姿态就是“我对你错”,“我赢你输”;我这个人并没有太强烈的胜负心,既然无意交流,那就别浪费大家的时间,要赢就让你赢吧。那篇文章“让你赢”的意见被编辑删改得烟消云灭、不露痕迹,恐怕最后大家都不知所云,什么目的也没达到。白白浪费了时间精力,十分遗憾。

不久前,一位在电子报上写文章的朋友,发表了一篇题目为《华人的问题》(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2585.html)的文章,信心满满地以为这下子捅了马蜂窝,总得被乱箭射成刺猬了吧?不料却连一则回应都没有。朋友十分泄气,问我现今的读者到底是冷漠?还是麻木?是否该写篇《马华,我爱你!》才会有反应?对于他的疑问,坦白说,我真的没有任何可靠的答案可以提供。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假如这家伙果真写了这么恶心的文章,我第一个就绝对不回应他!

27/03/2010 《南洋商报》《南言》版
附:真是凑巧,《华人的问题》有人回应了,可惜又是个条件反射式的回应。本想去插几句话,但《独立在线》规定得先注册才允许留言,还是算了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