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30, 2006

Engineering Humour

Understanding Engineers - Take One
Two engineering students are crossing the campus when one said, "Where did you get such a great bike?" The second engineer replied, "Well, I was walking along yesterday minding my own business when a beautiful woman rode up on this bike. She threw the bike to the ground, took off all her clothes and said, "Take what you want." The second engineer nodded approvingly, "Good choice; the clothes probably wouldn't have fit."

Understanding Engineers - Take Two
Three engineering students were gathered together discussing the possible designers of the human body. One said, "It was a mechanical engineer. Just look at all the joints." Another said, "It was an electrical engineer. The nervous system has many thousand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The last one said, "Actually it was a civil engineer. Who else would run a toxic waste pipeline through a recreational area?

Understanding Engineers - Take Three
A pastor, a doctor and an engineer were waiting one morning for a particularly slow group of golfers. The engineer fumed, "What's with these guys? We must have been waiting for 15 minutes!" The doctor chimed in, "I don't know, but I've never seen such ineptitude!" The pastor said, "Hey, here comes the greens keeper. Let's have a word with him."
"Hi George! Say, what's with that group ahead of us? They're rather slow, aren't they?" The greens keeper replied, "Oh, yes, that's a group of blind firefighters. They lost their sight saving our clubhouse from a fire last year, so we always let them play for free anytime." The group was silent for a moment. The pastor said," That's so sad. I think I will say a special prayer for them tonight." The doctor said, "Good idea. And I'm going to contact my ophthalmologist buddy and see if there's anything he can do for them." The engineer said, "Why can't these guys play at night?"

Understanding Engineers - Take Four
An architect, an artist and an engineer were discussing whether it was better to spend time with the wife or a mistress. The architect said he enjoyed time with his wife, build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n enduring relationship. The artist said he enjoyed time with his mistress, because the passion and mystery he found there. The engineer said, "I like both." "Both?" "Yeah. If you have a wife and a mistress, they will each assume you are spending time with the other woman, and you can go to the office and get some work done."

Understanding Engineers - Take Five
An engineer was crossing a road one day when a frog called out to him and said, "If you kiss me, I'll turn into a beautiful princess." He bent over, picked up the frog and put it in his pocket. The frog spoke up again and said, "If you kiss me and turn me back into a beautiful princess, I'll stay with you for one week." The engineer took the frog out of his pocket, smiled at it and returned it to the pocket. The frog then cried out, "If you kiss me and turn me back into a princess, I'll stay with you and do ANYTHING you want." Again the engineer took the frog out, smiled at it and put it back into his pocket. Finally, the frog asked, "What is the matter? I've told you I'm a beautiful princess, and that I'll stay with you for a week and that I'd do anything you want. Why won't you kiss me?" The engineer said, "Look, I'm an engineer. I don't have time for a girlfriend, but a talking frog......now that's cool."

Thursday, June 29, 2006

The Ancient Temple of Athena Parthenos 巴特农神殿(雅典娜庙)

The Temple of Athena Parthenos, the Parthenon, is now a ruin lying atop the Acropolis of Athens. The Parthenon was built to house a huge gold and ivory statue of the goddess Athena, patron of the polis of Athens. The polis was the Greeks' distinctive political formation - a walled town with surrounding villages and countryside, and politically independent of its neighbors. The high place of a polis - the acropolis - was the site of shrines to locally important deities.

Work began on the Parthenon in 447 BC and continued until 432 BC. The Parthenon is a Doric peripteral temple. This means that it consists of a rectangular floor plan with a series of low steps on every side, and a colonnade of Doric columns extending around the periphery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Each entrance has an additional six columns in front of it. The larger of the two interior rooms, the naos, housed the statue (a gold and ivory standing figure, forty feet tall, which was clothed in a peplos and wore a helmet decorated with a sphinx and two winged horses. Her lance leaned against her shoulder and the shield was grounded. In her right hand she held the Winged Victory). The smaller room (the opisthodomos) was used as a treasury.

The temple was constructed larger than usual temples so that the statue would not be cramped in the naos. The peristyle consists of eight columns on the short sides and seventeen on the long sides. The building, of Pentelic marble, measures 228 feet by 101 feet. In addition to the decoration of the frieze, the metopes repeated the theme of Victory by depicting the victory of the Athenians over the Amazons, the victory of the gods over the giants, the war between the Centaurs and the Lapiths, and the end of the Trojan War.

Within the Parthenon was a shelter for the Goddess Athena. The Parthenon was not a place open to the masses. The Parthenon’s spiritual quality is heightened by the lack of a single, straight, vertical line in the peristyle (the surrounding colonnade). The columns are arranged in diminishing thickness toward the centre of the colonnade. There is diminishing space between the columns, and they lean toward the centre too. All these differences are virtually invisible to the naked eye.

The Goddess Athena was the armed protector of all Greek poleis, not only Athens. She was the daughter of Zeus and Metis. Zeus heard a prophecy that the child Metis bore after she gave birth to Athena would become the lord of heaven, so, to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 he swallowed Metis while she was still pregnant with Athena. When the time came for Athena to be born, the smith god, Hephaistos, opened Zeus' head with an axe, and Athena stepped out, in full armor.

In the Greek epic Iliad, Athena's warlike qualities are apparent as she sternly thwarts Aphrodite, goddess of erotic desire, and Aphrodite's pawns, the ill-fated lovers Paris and Helen of Troy. Athena's devious cunning inspired Odysseus, hero of the epic Odyssey, to build the Trojan Horse. She also invented the horse-bit, which, for the first time, tamed horses, allowing men to use them. She is, above all, the Goddess of the City, the protectress of civilized life, of artesian activities, and of agriculture. In poetry she is the incarnation of Wisdom, Reason and Purity. Athens is her city; the olive tree, created by her, is her tree; the owl, is the birth consecrated to her.



巴特农神殿是古希腊雅典人崇拜保护神雅典娜的所在。雅典娜是智慧女神、战神,同时也是医药、艺术、贸易、科学之神,职务繁多,堪称西方观音娘娘。

Wednesday, June 28, 2006

Minerva or Athene 雅典娜女神


Goddess of Wisdom

There is always a degree of uncertainty when we try to be specific as to the names and origins of the Greek god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of Athene. She is called Athene in The Iliad but after 500 B.C.E. she is referred to as Athena. Some of her various other names are of uncertain meaning: Pallas Athene (the ‘young woman’ Athene?) and Glaukopis (blue eyed?) are a few examples. She is also called Tritogeneia because she was raised by the nymphs of the Tritonian lake in Lybia.

Her mother, Metis, was the first wife of Zeus and her name (Metis) might mean ‘wisdom’. If this is true, then it would be more proper to call Athene ‘The Daughter of Wisdom’ instead of ‘The Goddess of Wisdom’.

When Zeus saw that Metis was pregnant, he was afraid that the child, if allowed to live, would be his doom. He swallowed Metis to prevent the birth. It didn’t work. Athene sprang, fully armed and armored, from the head of Zeus but Metis was never seen again.


Stewart, Michael. "Athene", Greek Mythology: From the Iliad to the Fall of the Last Tyrant. http://www.messagenet.com/myths/bios/athene.html (November 14, 2005)

Tuesday, June 27, 2006

Essential Office Stationary 2


Click Image to Enlarge

Essential Office Stationary 1


Click Image to Enlarge

Why did the chicken cross the road?

WHY DID THE CHICKEN CROSS THE ROAD?

Plato: For the greater good.

Karl Marx: It was a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Machiavelli: So that its subjects will view it with admiration,
as a chicken which has the daring and courage to
boldly cross the road, but also with fear, for whom
among them has the strength to contend with such a
paragon of avian virtue? In such a manner is the
princely chicken's dominion maintained.

Hippocrates: Because of an excess of light pink gooey stuff in its
pancreas.

Jacques Derrida: Any number of contending discourses may be discovered
within the act of the chicken crossing the road, and
each interpretation is equally valid as the authorial
intent can never be discerned, because structuralism
is DEAD, DAMMIT, DEAD!

Thomas de Torquemada: Give me ten minutes with the chicken and I'll find out.

Timothy Leary: Because that's the only kind of trip the Establishment
would let it take.

Nietzsche: Because if you gaze too long across the Road, the Road
gazes also across you.

B.F. Skinner: Because the external influences which had pervaded its
sensorium from birth had caused it to develop in such a
fashion that it would tend to cross roads, even while
believing these actions to be of its own free will.

Carl Jung: The confluence of events in the cultural gestalt
necessitated that individual chickens cross roads at
this historical juncture, and therefore
synchronicitously brought such occurrences into being.

Jean-Paul Sartre: In order to act in good faith and be true to itself,
the chicken found it necessary to cross the road.

Ludwig Wittgenstein: The possibility of "crossing" was encoded into the
objects "chicken" and "road", and circumstances came
into being which caused the actualization of this
potential occurrence.

Albert Einstein: Whether the chicken crossed the road or the road crossed
the chicken depends upon your frame of reference.

Aristotle: To actualize its potential.

Buddha: If you ask this question, you deny your own chicken-
nature.

Howard Cosell: It may very well have been one of the most astonishing
events to grace the annals of history. An historic,
unprecedented avian biped with the temerity to attempt
such an herculean achievement formerly relegated to
homo sapien pedestrians is truly a remarkable occurence.

Darwin: It was the logical next step after coming down from
the trees.

Emily Dickinson: Because it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Epicurus: For fun.

Ralph Waldo Emerson: It didn't cross the road; it transcended it.

Johann von Goethe: The eternal hen-principle made it do it.

Ernest Hemingway: To die. In the rain.

Werner Heisenberg: We are not sure which side of the road the chicken
was on, but it was moving very fast.

David Hume: Out of custom and habit.

Jack Nicholson: 'Cause it (censored) wanted to. That's the (censored)
reason.

Pyrrho the Skeptic: What road?

Ronald Reagan: I forget.

Mr. T: If you saw me coming you'd cross the road too!

Henry David Thoreau: To live deliberately ... and suck all the marrow
out of life.

Mark Twain: The news of its crossing has been greatly exaggerated.

Molly Yard: It was a hen!

Zeno of Elea: To prove it could never reach the other side.

Chaucer: So priketh hem nature in hir corages.

Wordsworth: To wander lonely as a cloud.

The Godfather: I didn't want its mother to see it like that.

Keats: Philosophy will clip a chicken's wings.

Blake: To see heaven in a wild fowl.

Othello: Jealousy.

Dr Johnson: Sir, had you known the Chicken for as long as I have,
you would not so readily enquire, but feel rather the
Need to resist such a public Display of your own
lamentable and incorrigible Ignorance.

Mrs Thatcher: This chicken's not for turning.

Supreme Soviet: There has never been a chicken in this photograph.

Oscar Wilde: Why, indeed? One's social engagements whilst in
town ought never expose one to such barbarous
inconvenience - although, perhaps, if one must cross a
road, one may do far worse than to cross it as the
chicken in question.

Kafka: Hardly the most urgent enquiry to make of a low-grade
insurance clerk who woke up that morning as a hen.

Swift: It is, of course, inevitable that such a loathsome,
filth-ridden and degraded creature as Man should assume
to question the actions of one in all respects his
superior.

Macbeth: To have turned back were as tedious as to go o'er.

Whitehead: Clearly, having fallen victim to the fallacy of
misplaced concreteness.

Freud: An die andere Seite zu kommen. (Much laughter)

Hamlet: That is not the question.

Donne: It crosseth for thee.

Pope: It was mimicking my Lord Hervey.

Constable: To get a better view.

Philosophy Joke 4 (2 jokes!)

Overheard in 18th century England: "Did you hear that George Berkeley died? His girlfriend stopped seeing him."

********************************

Seen on a restroom wall:
"God is dead: Nietzsche.
Nietzsche is dead: God."

Sunday, June 25, 2006

尼采的道德观──回应周嘉惠和鹏程(下)●胡美人

尼采的道德观──回应周嘉惠和鹏程(下)>>>胡美人

让我举个形像的例子,来说明尼采从价值形而上学出发对现世道德(上帝的道德)的反对具有多大的震撼性。在现实生活中,杀人是恶,捐助器官是善。尼采的哲学将两者都否定了。他并非从生活道德的价值方面来否定这两个行为,他的否定的理由是:杀人与捐助器官的善恶价值仅来自理性的生活考量(比如理性实用主义)或纯粹的实践理性考量,而没有来自理性自身的支持。因为理性没有办法充分解释为何杀人不应该,而捐助器官是应该鼓励的;尼采也没有要颠倒两个价值的意思,他并不认为杀人可以是善,捐助器官可以是恶的行为。他无法这么说,因为这么说也无法得到理性的支持。

所以,无论人们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最终的理性根基。因为凭藉理性而行动在尼采看来只是一个盲目的信仰而已。当然,他说我们应该不断重估价值,不断反省道德的合理性根基,以免陷入道德的盲从。尼采并没有呼吁人们随心所欲地行动,相反,他呼吁人们大胆抛弃现有的一切道德,谨慎作出选择并不断重估之,因为行为的合理根基已经被证明为虚幻了。

若读者尚没有弄懂为什么尼采讲的道德并非伦理学,反而是形而上学的话,我只好要各位想象一下,虽然炼金术也研究化学物,但是它却非化学;同理,康德、黑格尔、柏格森、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时间概念也并非物理学或数学,而是形而上学的概念。

第二节:宗教与道德
这一节我将评论鹏程的三个具体观点。

首先,他否认我所说的道德哲学不一定以宗教哲学为依归。他用三点来反驳我:

第一,鹏程说康德的伦理学是非认识范畴的,这很对。他说康德的伦理学与上帝有关,也没错。不过,他显然没有读过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也没有读过有关康德的伦理学和宗教哲学的二手文献,因为他是在否定我所说的道德不一定奠基在宗教上来提及康德的。鹏程犯的这个常识错误挺严重,因为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宗教是从道德推出来的,而不是相反。让我引述邓晓芒教授在其《康德哲学讲演录》介绍康德的道德哲学观点时所说的话:“但道德比宗教要更基本,道德立足于人的自由意志,道德是宗教的基础。道德本身可以没有宗教,它可以独立,但宗教不能没有道德。”(页91)

道德本身可以没有宗教
第二,鹏程指出没有宗教,就没有道德的可能性,而他竟认为这是由浩瀚的历史文献证实的。我要说,这是武断的言论。请问,儒学有预设一个主宰者吗?如果鹏程把他的论断限制在西方伦理学,也一样不对。读读摩尔、斯蒂文森、黑尔、麦金泰尔、罗尔斯和沃尔泽等伦理学家的著作,哪里有上帝的预设?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道德哲学讨论的很多问题如道德概念的不可比性等等都没有也不必预设上帝的存在。

第三,鹏程从尼采的超人观是对上帝之否弃的前提推论超人隐藏着人类的骄傲元素,从而得出这里包藏着道德问题。他的前提没错,可是却错将超人视为一种人类。没错,尼采在字面上要人们成为超人,不过,那是一个形而上主体。在西方哲学中,主体并非一定指具体的人,好比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从后现代哲学来看是主体,却不是指人。我无能为主体下一个很好的定义,只能大概地说主体是一个与客体相对的可思维或意志的实体。此外,不知为何鹏程认为骄傲这种人类意向竟然与道德有关。骄傲是心灵哲学的问题,不是道德哲学。

上帝死后真理也没了个准
上述所列的三点乃鹏程反驳我所说的道德不一定以宗教为基,这是我反对他的第一个具体观点。他的第二个具体观点也是不对的,他说:“也许尼采说‘上帝已死’并非是从道德来考量,但明显地,它所带来的结果,必定是道德性的。”正如我在我的第一篇回应文章中指出,常识的观点乃是尼采的“上帝之死”并非一个道德宣告,而是一个形而上宣告,目的在于打破包括真理、善恶等二元体系。鹏程在其断言之前加上“也许”,说明了他并不完全苟同周嘉惠和我的观点。然而,从鹏程的“也许”出发,我们不能得出上帝之死必定带来道德性的结果这一结论。因为,尼采也否定包括真理在内的一切价值。上帝死后,真理也没了个准。真理是没有道德性可言的。应该说,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都在形而上学上被赋予存在的理由。也因此,海德格尔说尼采乃“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因为价值的担保者超人乃是一个新的形而上主体。

鹏程的第三个观点乃尼采因为无法承受上帝之死的打击而发疯。这是一个流行的说法,尤其是在形形色色的尼采传记中。其实,尼采的疯狂究竟与其道德或宗教信念有无关系,尚未有可信的定论。一些学者说他是因其虚无主义而疯,其实是武断的联想多过论证。对此,我觉得应该有所保留。

25/6/2006 《南洋商报》《人文》版

Saturday, June 24, 2006

Philosopher's Drinking Song

Philosopher's Drinking Song by Monty Python

Immanuel Kant was a real piss-ant who was very rarely stable.
Heideggar, Heideggar was a boozy beggar who could think you under the table.
David Hume could out-consume Wilhelm Freidrich Hegel.
And Wittgenstein was a beery swine who was just as sloshed as Schlegel. There's nothing Nieizsche couldn't teach 'ya 'bout the raising of the wrist. Socrates, himself, was permanently pissed.
John Stewart Mill, of his own free will, after half a pint of shanty was particularly ill.
Plato, they say, could stick it away, half a crate of whiskey every day! Aristotle, Aristotle was a bugger for the bottle,
And Hobbes was fond of his Dram.
And Rene Descartes was a drunken fart: "I drink, therefore I am."
Yes, Socrates himself is particularly missed;
A lovely little thinker, but a bugger when he's pissed.

Friday, June 23, 2006

Philosophy Joke 3 (Descartes)

I think therefore I am

René Descartes walks into a bar and sits on a stool. The bartendersays, "Hey, mister, ya wanna drink?" Descarte replies, "I think not!"And he disappears.

Philosophy Joke 2

Life Is Like A Jar by Nick P.

A philosophy professor stood before his class and had some items in front of him. When the class began, wordlessly, he picked up a large empty mayonnaise jar and proceeded to fill it with rocks about 2" in diameter. He then asked the students if the jar was full. They agreed that it was.

So the professor then picked up a box of pebbles and poured them into the jar. He shook the jar lightly. The pebbles, of course, rolled into the open areas between the rocks. He then asked the students again if the jar was full. They agreed it was.

The students laughed. The professor picked up a box of sand and poured it into the jar. Of course, the sand filled up everything else. "Now," said the professor, "I want you to recognize that this is your life. The rocks are the important things -- your family, your partner, your health, your children -- things that if everything else was lost and only they remained, your life would still be full. The pebbles are the other things that matter like your job, your house, your car. The sand is everything else. The small stuff. He went on, "If you put the sand into the jar first, there is no room for the pebbles or the rocks. The same goes for your life. If you spend all your time and energy on the small stuff, you will never have room for the things that are important to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things that are critical to your happiness. Play with your children. Take time to get medical checkups. Take your partner out dancing. There will always be time to go to work, clean the house, throw a dinner party and fix the disposal. Take care of the rocks first -- the things that really matter. Set your priorities straight. The rest is just sand."

But then...

A student took the jar which the other students and the professor agreed was full, and proceeded to pour in a glass of beer. Of course the beer filled the remaining spaces within the jar making the jar truly full.

The moral of this tale is:

That no matter how full your life is, there is always room for BEER.

Philosophy Joke 1

A Good Philosophy Joke By Diana Hsieh

An eccentric philosophy professor gave a one question final exam after a semester dealing with a broad array of topics.

The class was already seated and ready to go when the professor picked up his chair, plopped it on his desk and wrote on the board: "Using everything we have learned this semester, prove that this chair does not exist."

Fingers flew, erasers erased, notebooks were filled in furious fashion. Some students wrote over 30 pages in one hour attempting to refute the existence of the chair. One member of the class however, was up and finished in less than a minute.

Weeks later when the grades were posted, the student who finished in one minute got an A.The rest of the group wondered how he could have gotten an A when he had barely written anything at all.

This is what he wrote:"What chair?"

Logo of Minerva Circle

Sunday, June 18, 2006

猫头鹰哲学征文赛

猫头鹰哲学征文赛

猫头鹰之家 (Minerva Circle)成立于2005年,目的是提供哲学爱好者一个交流平台,也为了让更多人有接触哲学的机会。

这个非牟利组织在创立后,陆续主办过中外哲学课程、哲学生活营、哲学讲座、哲学会饮等活动。6月18日也将对外开办“柏拉图《理想国》专书研读”课程。若对猫头鹰之家的哲学活动有兴趣,可透过电邮minervacircle@gmail.com和我们联系。

此次猫头鹰之家将举办哲学征文赛,由即日起开始征稿,截止日期为9月2日。体裁限小说,散文或论文,字数介于2000 到 5000之间。不拘范围或题目,惟每人限投稿1份。评审标准为原创性、逻辑性、可读性、清晰性,文笔优美尤佳。

评审团将从中取1名特奖及5名佳作,但也保留奖项悬空的决定权。有兴趣参加者,请在截止日期前将稿件以电邮寄至上述地址。详细参赛简章请到http://windowofminerva.blogspot.com游览。

18/6/2006 《南洋商报》《人文》版

《尼采不能承受“上帝死了”》——读后感●黄怀乐

《尼采不能承受“上帝死了”》——读后感>>>黄怀乐

6月11日鹏程君在《尼采不能承受“上帝死了”》文中说,“胡美人说,‘道德哲学不一定以宗教哲学为依归。’实际上这是值得商榷的……。”又说,“事实上,浩瀚历史文献已经清楚告诉我们,没有宗教,也就没有道德的可能性。”

举例说,对于中华民族,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回教都是从外传入中国的宗教;难道说,在没有具体宗教基础情况下,华族历史文献就没有了道德的可能性吗?

其实不然,中华民族出了很多思想家,他们的伟大学说甚至超越许多宗教教义,尤其在修身养性、砥砺品德方面的教诲,对华族道德观念起了无远弗届的影响。

就看看至圣先师孔子的学说吧!孔子在修身方面推崇“仁”,并以自我修身的功夫作为诠释“仁”的基本涵义。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以己所欲譬诸他人,成全他人;推己所厌及于他人,不恶加于人。

主要是说,自己与他人之间应该如何察己知人,推己知人,以“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自己与他人的利害发生冲突时,势必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损己以至舍己为人。

如果人一旦有仁心,就能够约束自己,使言行合乎道德;凡事以自己的角度和感受来视察他人,就不会伤害别人,当大部分的人都有仁心,就会去掉私欲,一切行为以道德来规范,社会上对于金钱、感情、权力的错用事件,就不容易发生。事实是,儒家的“礼乐文化”,推崇的社会秩序观,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自我修身功夫;人的道德修养准则“修己利人”的“忠恕”之道,可被视为合理的伦理精神资源。

因此,鹏程君说,“没有宗教,也就没有道德的可能性”,是具误导性的。

18/6/2006 《南洋商报》《人文》版

尼采的道德观──回应周嘉惠和鹏程(上)●胡美人

尼采的道德观──回应周嘉惠和鹏程(上) >>>胡美人

前言
我的《也说尼采》批评周嘉惠君对尼采名言“上帝死了”和自由意志问题理解的偏差,指出他犯了尼采哲学常识上的错误,是对尼采的误读兼无凭据的发挥。周君在回应我的指正的《再说说尼采》中说他之前的文章是对尼采哲学的浅说,是针对普通读者而写。我明白那是哲普文章,并没有否定哲普的价值。可是哲普不代表可以对哲学概念断章取义地阐发。

没错,正如周君所言,没有必要向普通读者展开对《道德经》的真正作者的详细考证,因为那是学者的事,我们只要用公认流行的解释便行。但是,解释也有一个合理的范围。若说孙子是《道德经》的作者可就不行了,因为这违反学术常识,严重误导读者。周君的尼采解释在其第二篇文章《再说说尼采》继续犯常识错误。我要在此说说价值形而上学和生活道德之分,因为周君没有看到这两者是不同的。这点之所以重要,乃因为这是尼采研究的关键常识。

鹏程君的《尼采不能承受“上帝死了”》在其大方向上犯了与周君一样的错误,可以把我在下述第一节对周嘉惠的纠正视为包括对他的回应。此外,他的一些具体观点也很有问题,我将在第二节讨论。

在我开始论述之前,我想劝告普通读者在阅读尼采之前先理解一点德国古典哲学,最起码都要懂近代哲学,才能正确理解尼采的思想,因为尼采是个不好理解的哲人。我这么说并非装模作样吓唬人。中国有几个有点知名度的中文系学者由于没有很好的西哲底子,却忙着瞎说尼采和存在主义,因而闹了不少笑话。

在欧洲大学的尼采课程是高年级课程,都是排在那些基础课程之后的。这并非没道理,因为尼采的思想植根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评中,通过文学形式表达出来,表面上的歧义性很大。

尼采之所以不能获得其同时代人的理解,一个主要的原因便是当时的人们没有把他的形而上学思想读出来,而仅作字面上的表层理解。后来的希特勒便是一个用扭曲的尼采的“超人”概念来服务其纳粹主义的人。读尼采,就是要读到德国古典哲学的根里面去,再从尼采连接到后现代主义上去。这不是偏执,而是正确的途径。若用随心所欲的方式来“创造性地活读”尼采,将无法很好地掌握哲学的论证力量。

第一节:价值形而上学和生活道德之分
尼采哲学处处谈道德,处处批评传统道德。但是,他的道德哲学并非现实的生活道德哲学,而是一种价值形而上学。价值形而上学是在本体论的层次上讨论道德,而不是在现实的意义上。他并非以规范的道德来谈论传统的道德观,相反,当他说“上帝死了”,他是在颠覆旧形而上学体系的价值二元之分,因为他认为上帝这个绝对者对二元价值的担保是没有根据的。

他的超人概念是一个形式概念,一个价值模型,而没有任何道德的内容。

价值模型不等同于道德模型,因为尼采将真理和美丑也当作旧价值体系一并批判。他清楚,只有在形而上学的层次上,才有可能彻底颠覆一切二元哲学,因为若不如此,超人道德还是要落入尼采自己批判的二元论,从而又复活了上帝(或其他名称的最高主宰者)这个二元哲学的根据。

超人概念超越二元对立一切生活道德都是二元论的,而尼采的超人概念要超越的便是二元对立,超越善恶真假美丑之分,无它,因为理性无法将理性主义合理化。所以,当我们说尼采是个虚无主义者时,是从他倒掉理性的形而上学大厦这方面来意指的。周君认为超人道德是一个新的生活意义上的道德、对上帝的否认之后的新道德,从而也是二元性的。这是哲学常识错误。他误将超人道德理解为尼采所批判的具有生活规范内容的道德。其实,超人道德没有告诉人们什么是善的、应该怎么生活。超人的善也并非道德上的善。

尼采主张永恒地“重估一切价值”,因为上帝死后,根据没了,所有的价值都无法用理性来合理化。超人道德具有的仅仅是形式上的价值形而上学的道德框架,它的规范性是否定的形式规范性,即否定一切现世(未来和将来)的生活道德,而没有给予正面的规范内容。尼采之所以说超人道德是未来的道德,是指超人道德将不断地否定没有根基的过去和未来的生活道德。因此,尼采推崇强力意志,认为只有不断地对传统所流传下来的理性的二元观“解构”(后现代哲学家对他的方法论的一个说法),才不至于被无根基的理性所蒙蔽。

尼采欲破坏的所谓价值,是指包括真理道德美丑等等一切哲学根基的形而上学的旧教条。他的工作是在形而上学的层次进行的。正如我们不将尼采看作知识论哲学家或美学家,我们也不将他看作道德学家或伦理学家。因为他所进行的对一切道德的颠覆是从形而上根基上的颠覆。所以,不能将他拿来与其他伦理学家相提并论。

理性自身没有理性基础
必需认识到,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是从其根基着手,而基督教在其根本上是理性主义的,因为它预设了上帝的完满存在。不能由于基督教的一些“貌似非理性的”仪式或教条便将它视为非理性。基督教从来都是一种理性的信仰,虽然它不是在现代的科学理性上来说的,这是哲学史的共识。尼采说上帝死了的意思并非说基督教是非理性的,而是说理性自身并没有一个理性的基础,因而是或然的理性,而非先天必然的理性。

周君对超人概念的误解还体现在他所认为的判断准绳上。超人概念否定的并非传统的善的(或基督教崇尚的)道德而已,而是反对包括恶的(包括基督教排斥的)一切道德,因为道德一定是二元的。超人反对基督教所定制的道德观,因为凭藉理性的人道主义,基督教将某些行为归入善,另一些归于恶的范畴。而这种归纳却没有强有力的来自理性自身的理由。因此,尼采认为理性的二元论是无根基的。

18/6/2006 《南洋商报》《人文》版

Sunday, June 11, 2006

“上帝死了”及其历史意义●姜赞东

I haven't had time to read this article yet, but it seems to be related to our discussion...

“上帝死了”及其历史意义
2006年6月10日 来源:成言艺术 作者:姜赞东

引言--对尼采质疑
随着“上帝死了”,人类正陷入绝对的空无或虚无的境地,世界成为荒漠,人成为碎片,依赖于即成“意义”生存的方式已被埋葬。因此,人的“复活”必须依赖于人的自我的绝对超越,在尼采的意义上,即依赖于成为“超人”。另一方面,“上帝死了”不仅将人的自我还给了我们自己,由此绝对的孤寂和无依无靠成为人的现实。然而它也释放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使人类获得绝对的自由——这是一种由痛苦而自豪、于绝望中获取力量、陷迷惘而信念不移的终极体验。因而,存在是一种选择,我们只能凭借“强力意志”或“存在的勇气”而不是凭借知识或理性才能生存下去。尼采哲学实质上是对“哈姆雷特问题”的解答。由于尼采站在生命自我肯定的自然主义立场予以诠释演绎,就不能不将“真实性原则”贯穿到底,并随之将“悲剧主义的英雄主义”奉为生存的最高原则。这也决定了尼采哲学必然以虚无主义为起点,又以虚无主义为终点,即站在“积极虚无主义”立场上,重估一切价值,以实现对人的重建。

显然,“超人”概念意味着人性结构自我改造的深刻的伦理学和生存论的承诺。它要求人类能够忍受生存条件的缺失,而战胜自我,即不依赖于意义而生存,要求人们能在一个非人,反人或无人的荒漠中巨人般地站起来,在精神上壮大到与上帝比肩的程度,作为立法者和创造者而存在。然而,作为命定依赖于意义而存在的人如何能够忍受意义缺失的生存方式?作为被有限性限定的人又如何能够承受绝对超越的重负?人类在理性与意志上的自律自决的权是否能真正成熟到可以建立一种上帝不在场的有效的生存方式吗?“上帝死了”所开启的超越性的可能性,其现实性形态究意是什么?我们究竟是否能够思想或领会上帝的本质以及“上帝死了”所具有的真实的甚或是隐秘的意义?

一、尼采的话:“上帝死了”
"上帝死了"这一惊心动魄的话语,为尼采早在20世纪前夜先知般地揭示,在《快乐的知识》一书中,尼采以寓言的形式,借"狂人"之口宣称:"上帝死了!上帝真的死了!是我们杀害了他,……你和我,我们都是凶手!"1)在尼采那里,这一血淋淋的事件并不意味着,被钉十字架的上帝通过耶稣的受难、惨死与复活,揭示出永恒的启示真理;也不意味着,由于上帝对于人性的遗弃而在物质时空中的隐退、不在场所导致的自我意识的"苦恼";2)而是上帝的彻底完结及其随之而来的彻底绝望和绝对的恐怖:"我们是如何犯下这件案子的呢?我们又如何能将海水吸光?是谁给我们海绵而将地平线擦掉?当我们把地球移离太阳照耀的距离之外时又该怎么办?它现在移往何何方?要远离整个太阳系吗?难道我们不是在朝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赶吗?当我们通过无际的空无时不会迷失吗?难道没有宽阔的空间可让我们呼吸与休息吗?那儿不会更冷吗?是否黑暗不会永远降临且日益黯淡?……难道我们没有嗅到神的腐臭吗?---即使连上帝也会腐坏!"3)然而这个"发生在19世纪欧洲的时间空间中的一件实际事件"4)却是上帝的信仰者"你"、"我"或"我们"共同所为的。其根源在于信仰为科学理性从内部所侵蚀,而成为形式上、习惯上的外壳,最终导致不可避免的毁灭。尼采指出:由于科学的存在"人变得不再那么需要一种彼岸结局来解他的存在之谜,因为存在已显得更加无足轻重,更加无所事事,在事物外在秩序中更加可有可无。"5)尽管尼采看到了科学及理性不仅造成了信仰的失落,而且也造成了人生存在意义的丧失,因而对科学持有批判的态度。但科学、理性所造成的对信仰的破坏已无法挽回,科学的凯旋与生活的急剧世俗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这恰恰是尼采哲学不得不面对的人类现实及其哲学建构的起点。此外,在人类主动"谋杀"的意义上,尼采指出,"上帝死了"是由于日渐强大的人类具有无限的超越性,已无需一个"看护者"、"慈悲者"的存在作为自我存在基础的结果。超人诞生,上帝就不能不死。这两层含义在尼采那里往往交织在一起。但后者来源于前者,前者的基本性在于它首先揭示出"上帝死了"这一事实,而超人诞生实际上是填补上帝不在场造成的"价值真空。"超人诞生不是因,而是果。

尼采充分认识到了“上帝死了”所带给人类及文化的毁灭性结局。他指出,这一事件将人类历史划为两个时代。旧时代崩溃了,因为“随着对基督教上帝的信仰已被摧毁,那么,以这种信仰为基础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那些东西也要随之坍塌,例如全部欧洲人的道德,这引起了巨大的、连续性的崩溃、毁灭和倾覆,推倒了我们面前所矗立的一切。”6)绝对真理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人对世界及事物的某种"解释";道德价值体系被颠覆了,这必然导致"既然上帝不存在,那么可以为所欲为"的恐惧和战栗。超感性的"真实世界"被埋葬了,只剩下缺乏目的和秩序的现实此岸世界。这些无不揭示了现实世界的分崩离析:"不稳定状况乃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没有什么是扎实的,是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的,大家为明天而活着,因为后天更可疑。在我们行进的轨道上,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危险的……"7)在这种暗淡无光的衰落的时代中,随着既有的信仰体系、价值体系、意义体系的彻底崩溃,必然导致前所未有的人的生存危机:所居住的星球在无边无际的虚空中不知漂向何处,人生成为"风中飘零的一叶",人的衰落已法挽回,因为随着"爱已死亡,……世界像过去一样运行着,只用它那甚至更加闪烁和寒冷的无情的星星看着我。它一如既往无声无息、无知无识地运行着,只有一件东西--人--死了。"8)

这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随着“上帝死了”,尼采深刻地指出:虚无主义这个“不详的来客”已来到了门前,尼采痛感虚无主义以悲观主义、颓废主义的形式成为时代的顽疾,它深深地植根于欧洲及人类文化中,植根于人的精神中。尼采哲学作为一种不仅探索而且肯定人生意义的生存论,必然以反虚无主义作为其主题。正是在这种理论动机支配下,尼采建立了“超人——强力意志”学说,通过高扬人的生命强力,通过对价值和意义的立法与创造,以抵抗和战胜人生和世界的虚无、无意义。这样,“上帝死了”就开启了一个人类不得不自足自立的新时代。

与之相联系,“上帝死了”预示着人的彻底解放的乐观主义前景:“我们这些哲学家与‘自由人’深深感觉到自己是被一个新生的旭日所照耀着,心中充满着感激,惊喜,预感和期待之情。最后,我们的视线似乎更加开阔了,纵然还不够明亮,但我们的船比竟终于能置诸于大海去面对各种危险了,那属于我们的海——也许是前所未有的‘开放之海’——再度展现在我们的眼前。”9)这是一个充满未知,偶然、恐惧而又绝对自由的视域,也是一个必须用生命去历险和搏斗的游戏。超越自身,战胜自身,从而战胜痛苦、死亡与命运成为强力意志的绝对命令,尽管“上帝死了”带给人们的“快乐知识”是一种过于沉重的知识,尽管这种乐观主义充满了豪迈、而又悲壮的悲剧精神而成为一种沉痛的乐观主义。在此,尼采明确划分了两种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即彻底的悲观主义和颓废主义,它因虚无而彻底否定人生意义和生命;积极的虚无主义,它不仅敢于面对人生与世界的虚无而且能够战胜这种虚无,成为人生和世界的主宰,这恰恰是强力意志与超人理想的真正体现。

总之,“上帝死了”所导致的虚无主义,本身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虚无主义所具有的合理性在于,它揭示了人的本真的生存状态——人生来就是与痛苦、死亡、无意义相伴为生的,生存本质上为虚无所规定、所包围、所渗透。尽管要生存的意志,说谎的意志比求真实的意志更原始、更本能,但一切形而上学、伦理学、宗教所给予的“掩饰”,终究不能使人们不正视人生虚无的本状。在尼采那里,真实性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另一方面,虚无主义也揭示了人与生俱来不受任何先验的约束,人是绝对自主自立的存在,生存虽是无根的,但也是绝对自由的——尽管这是一种令人“眩晕”、“恐惧”的自由,人在承受虚无的同时就不能不承受着自由。由此可见,“上帝死了”的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将人推至了虚无面前——一种既充满自由,又无依无靠、孤独绝望的境地,使人们一再面临着“要么生存、要么毁灭”的严峻选择。

对尼采"上帝死了"的语意澄清,必然涉及到对尼采无神论的评价,这必须从尼采的生存意义论谈起,毫无疑问,尼采在近代哲学史上最明确地揭示了人是依赖于意义而生存的存在物。他指出,人的真正痛苦不在于痛苦本身,而在于痛苦的无目标性,即"为了没有解决存在意义这个难题而感痛苦。"10)对人来说,"人需要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11)因为"任何一种意义都强似于无意义。"12)人是创造者、立法者这一命题意味着,人为着生存,必然赋予毫无意义的人生与世界以某种意义,必须制订人们能安身立命于其中的价值体系。这样,尼采看到了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存在的合理性,尼采也因之不是真正或天然意义上的无神论者,假如基督教仍然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意义、价值解释体系的话。另一方面,尼采"反基督教",则在于他看到了宗教的弊端,即在给人类生存提供意义,使人类得救的同时,也使得人丧失了生命的自由自主性及真实性。他指出:宗教"禁欲主义理想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权宜之计',它解释了痛苦,似乎填补了巨大的真空,特别是关闭了自杀型虚无主义的大门。无疑,解释也带来新的痛苦,更加深刻,更加内向,毒素更多,更腐蚀生命的痛苦:它将所有的痛苦都归因于罪过。"13)因此,在基督教已经丧失其应有效用的过程中,在"上帝死了"这一事件发生后,寻求一种取代基督教的更契合生命内在规定的、真正富有成效的意义价值体系,必然成为哲学与文化的根本任务,这也正是尼采哲学的使命,因而可以被合理地称之为"尼采问题"。而"超人--强力意志"学说则是对这一问题作了人本主义的解答。然而从一开始,它就包含有"绝对主体"的"背谬",以及"绝对主体"的"合法化"危机。

二、后现代状况:关于危机的报告
尼采对“上帝死了”的深刻揭示所带给人们的巨大震撼,已从根本上规定了二十世纪哲学与文化的发展方向。人们从不同的视角体认与诠释“上帝死了”所具有的深遂意义,并积极地挖掘上帝不在场所开放的种种可能性,人的世俗解放始终成为时代的主题。如果说,文艺复兴导致了“人的发现”,那么,随着“上帝死了”,现时代可以被规定为“人的创世纪”,即人本主义时代。然而,随着绝对主体主义及世俗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泛滥,由于辩证法的内在规定,人本主义逐步走向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最终导致自我解体。因此,随着“上帝死了”、“人也死了。”

法国哲学作为一定意义上的对尼采哲学的诠释与演绎,恰好地再现了绝对主体主义或人本主义的兴盛与瓦解的全过程。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标识下,沿着胡塞尔的"自我学"开辟的现象学本体论方向,从主观性即主体性出发,建立一种上帝不在场的本体论及伦理学,力图"把上帝不存在的后果一直推衍到底。"14)在此,人的自为主体性或主观性被张扬到了极端,他宣称:"人就是要成为上帝的存在。"15)然而,萨特不仅在"自在存在"对"自为存在"的外在、不相干中产生了"恶心","呕吐"。而且他也在这种绝对的主体性或主观性中,发现了自为存在的"无根性"、"偶然性",以及自为存在在其被判定的绝对自由的选择中的"烦恼"、"荒谬性"。这就合乎逻辑地引出了加缪哲学的"荒诞"主题:不仅人生是荒诞的,整个世界也是荒诞的,它们是没有来由,没有必然性,即无秩序,更无目的的。加缪指出:整个宇宙不过"是一个热而冰冷的透明而有限的宇宙。在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可能的,但是一切又应有尽有。过了这个宇宙,就是崩溃和虚无。"16)在这个荒诞的宇宙中,人们所能做的是像希西弗斯那样,在山石不断滚落的同时,又不断推石上山,满怀悲壮与自豪的心情,从事着对世界与命运的反抗,而这本身又构成了人之存在的荒诞性。实际上,绝望构成了生存哲学的内在的不可获解的主题。

很显然,绝对主体性在其自身内蕴含着自我瓦解的“背谬”,这不仅表现在主体对对象的绝对统治中,由于对象的丧失而必然导致依赖对象而存在主体自身的丧失。更表现在主体在脱离其先验的基础而独立存在的自足中,必然被虚无所渗透,所支撑,所毁坏。因此,这种“背谬”构成了后现代主义者福柯、德里达、利奥塔解构主体的前提条件。“后现代状况”是对“人死了”的明确宣示。

如果说,福柯以"认知型"名义宣称"人的死亡",并不能真正排除人的"复活"的可能性。因为"认知型"的演变最终根源于"生活形式"的变化之中,因而我们在另一种语境中谈论上帝的重新临在以及人的"复活",便可能不是没有意义的了。然而,德里达通过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并最终通过对"在场"的解构,彻底摧毁了对"本源"、"终极"、"基础"、"真理"乃至"意义"等"先验所指"的"深度"思考,因而最终将上帝及人判决在不复存在,更无复活的万劫之中,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延异"、"撒播"等解构"游戏"完成的。在德里达那里,"延异"作为在场与不在场的被忘却的"本原","是产生差异,差异之踪迹的系统游戏",17)它使得文中的"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就必须具备指涉另一个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交织的结果就导致了每一个'要素'都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它要素的踪迹上。"18)因此,"不存在任何简单在场或不在场的东西。只有差异和踪迹,踪迹之踪遍布四处。"19)这就构成了在能指、所指链上"有'生殖力'的多元性"的无限关联、扩散的"撒播"。其结果必然产生"无限的语义结果,但它却不能还原到一种简单起源程序的现存性上,也不能归结为一种终极的在场",20)因而无法上升到一个主词或一个主概念。这种"意义"的丧失彻底阻断了对任何"在场物"尤其是神学及本体论的存物如上帝、主体、客体等在意识与语言中的构成。这也意味着,在实存的意义上,人的自我辩认及人在宇宙中的定位已成为不可能了。"人是谁,我是谁,我们来自何方,又向哪里去?"的命运攸关的问题被消解了。人被彻底放逐在无限流动、无限远化的能指--所指链上,漂浮在一个没有任何支点和停歇之处、无限开放的符号宇宙中,为"意义的不可穷尽性或语义过剩"的"黑洞"所吞没、撕碎,在精神、意识与人格上最终陷人彻底的分裂、崩溃、死亡之中。

尽管德里达试图把“解构”解释为“建构”,但其解构文本的内在逻辑显示其有着不可辩驳的虚无主义本质。实际上,“延异”与阿多尔诺的“绝对否定”一样,是一种互解一切、破坏一切、崩溃一切的绝对运动,在此运动中,除了不可辩识的“踪迹”,不可复原的“灰烬”外,一切都不复存在,虚无主义不仅表现为结果,而且本身就是唯一的运动与存在方式。此外还能看到的是,尼采的深沉的“悲剧主义”被一种沉浸在“平面”游戏中的匿名的快感所置换;同时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所必然导致的悲观主义,也为一种浅薄的、自满自足的乐观主义所置换。虚无主义意能演绎为快乐主义的源泉!实际上,失去精神痛感的人最终只能成为铭写在“力比多经济学”上的潜存着种种本能无意识释放的纯肉体符号--这难道不是人对自己的最后告别仪式吗?

后现代主义的虚无主义的不详之处,不仅在于它摧毁、颠覆了一切“己有”而无建构“尚未之有”的任何承诺。而且还在于它与世俗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两极相通,协手并进,相互推波助澜。在上帝不在场或人不能取代上帝成为新神的情况下,一种新的偶像崇拜--“拜物教”便会应运而生;在人的精神已经死亡的情况下,一种世俗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使成为人们自我麻醉的新鸦片,以适应人们以退化的方式动物般地苟活着。反之,当世俗物质主义,功利主义走到尽头,再也无法提供更为新颖多样的物质价值,又不能提供更为高尚的精神价值之时,一种虚无厌世的悲情便会油然而生。如果说,虚无主义是主体在精神上自我张扬、为所欲为的结果;那么,世俗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则是在人本取代神本情形下所导致的人在感性上自我放纵,两者同源于人本主义。伟大诗人艾略特在世纪初便敏锐地洞察到,人类生活的急剧世俗化造成了人类文明的“荒原”景象,人们沉溺于物欲横流之中。精神已彻底沦丧,人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稻草人”、“空心人”而已,死亡成为现实的国度,是这一国度至高无上的国王。在虚无主义与世俗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相互推波助澜肆无忌惮的今天,艾略特这一警示的现实意义不是愈加充分了吗?

因而,海德格尔看来,现时代是人与世界完全失落的时代。由于人与终极本原产生了分离,便丧失了与神圣维度的联系,丧失了所有真实意义的源泉。"虚无主义运动以各种形态不可抑止地遍及全球,吞噬万物,"21)无家可归成为人类历史的命运,整个世界处于"黑夜"之中:"基督的显现及其牺牲死亡,标志着诸神之昼终结的开始,黑夜降临了,……上帝的缺席意味着,没有神再将人和物聚集于他自身,可见的和明确的,而且由于这种聚集,安排了世界的历史和人在其中的逗留。然而,上帝的缺席甚至预示着更为险恶的事情。不仅诸神与神消失,而且,神性的光芒在世界历史中也变的黯然失色。世界之夜的时代是贫乏的时代,因为它甚至变得更加贫乏。它已经如此地贫乏,以至它不再将上帝的缺席看作是缺席。由于这种缺席,世界缺乏那支撑它的基础。22)

总之,现时代状况是人类精神与文化;或从根本上说是人本身产生了深刻的危机,这正是“上帝死了”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亦表明了人本主义的彻底破产,即在基督教信仰已经失效的情况下,以人为支点建立一种有效的意义、价值解释体系是不可能的。这不仅不能战胜虚无主义,还必然重新陷入虚无主义之中。然而对产生危机的内在机制的分析,对尼采问题的正确解答,都必须依赖于现象学深入到人性的本质结构中进行批判性考察,才能澄清。

三、思的事情:虔敬与拯救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胡塞尔就在其不朽名著《欧洲科学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以及相关的系列讲座中深刻地指出,欧洲文化、精神危机及欧洲人性的危机的根源在于,实证理性主义以“客观主义”的方式建构科学,彻底遗忘与丧失了人生意义,由此引发对理性信仰的怀疑主义及相对主义的盛行,这就必然导致“失去对自己的信仰,失去对自己真正存有的信仰”23)人的生存危机。而要克服这场危机,必须以真正的理性主义即先验理性主义克服假面具的理性主义即实证理性主义,以彻底的主观主义即先验主观主义克服客观主义。只有建立在现象学停止判断及先验还原方法论基础上的先验现象学才能完成这一使命,才能实现“为真正人性的意义”,即人的生存而斗争的哲学使命。因为,实证理性是实存着的人的理性,它是不完善、不彻底、非明证的。而对实存的人及世界实施先验还原后得的先验理性主义或先验主观主义,恰恰是主观主义与理性的最为完备的真正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绝对形式,只有它才构成了一切真理、意义及价值的终极根源。在一定的意义上,胡塞尔认为这一“先验自我”等同于“上帝。”24)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绝对的权能只存在于先验者或绝对者那里,人本主义以人的理性及意志建立主体或主观主义,不能不是一种谬误,它必然在实践哲学(包括政治哲学)上导致严重的恶果,有如尼采哲学那样。主体性“合法化”的危机就是对人的有限的理性与意志权能的质疑。它表明,主体不能在“自律”的意义上建立,主体主义即主观主义只有表现为真正“绝对”的即先验的主体主义才能成立。现象学无非是这种趋向先验性、绝对性的运动。

正是通过现象学,人的有限性及其对有限性的超越,也才能得到恰当的说明。就意识的内在性而言,正是在“自我”构成的基础上,或者说,伴随着“自我”构成的过程中,“它者”也被明证地构成了,这不仅包括另外的“自我”即“他我”及“世界”,也包括“自我”、“他我”及“世界”构成根源的“绝对者”。因而“自我”与“它者”是在相互依赖、相互对峙、相互作用中有机地、不可分割地构成的,“天、地、神、人”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本质结构。在其中,“自我”即人的存在不仅主观地依赖于“他我”,而且绝对地依赖于“绝对者”。此一“绝对者”作为一切存在者存在的源泉、根据,构成了一切存在者“如此存在”的天命,对人而言这就是抵抗、战胜“非存在”或“虚无”。真正来说,人的有限性不仅是超越意义上的有限性及实存意义的时空有限性,归根结底是存在根据的绝对“匮乏”,由于这一“匮乏”,人是受到“非存在”或虚无的威胁而随时可能被其吞没,毁灭的“脆弱”的存在,即“只不过是一根苇草,”25)这就迫使人们以种种方式,依赖于“它物”充实这一“匮乏”,赋予生存以“充足”的意义,实施对有限性的超越。然而一种真实有效的生存,只能建立在这一“依赖”、“赋意”或“超越”的绝对而非相对的方式上。因此,无论怎样称谓,“绝对者”都是人之生存中的无法避免的绝对相遇与内在参与,它是生存的无可摧毁的“金刚”。人的生存不只是在“自律”意义上,更主要是在“他律”的意义上,才能构成。

可见,“上帝死了”决不意味着人的“世俗解放”的人本主义视城存在的合理性,妥当性--在此视域中,人类可以独立自主地营造自己精神上及文化上的“巴比伦塔”,能够拥有无庸置疑的自我判断、决断的全部权能,而是决定了人本主义时代的暂时性、过渡性、试验性,决定了人本主义从根本上的自我解构。同时,“上帝死了”所导致的对人本主义的解构,并不意味着简单、重新回复到神本主义之中。实际上,存在于人本主义与神本主义之间的“解构循环”,只能从存在于两者间的合理“解释循环”入手,才能解决。马克思在《1844-1848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思想,无疑是对单纯的人本主义与单纯的自然主义的批判。既然事物持存的四重根“天、地、神、人”无非是“上帝——自然——人”的三重关系,(当然,在斯宾诺莎的意义上,最终可以简化为“神——人”两重关系)考虚到这种关系并推进这一批判,势必要寻求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使诸要素全面地、共同地开放并处于富有生机的、生动的交互作用之中。这一“有机统一”、“共同开放”、“交互作用”的具体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结构本身是不能解构的。因为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必然导致整个结构的崩解,导致事物持存,尤其是人的持存的丧失。解构只能在海德格尔的意义上才能进行,即通过挖掘、拆解结构中的诸要素,以开放出重新建构的种种可能性,而不是彻底颠覆结构。但是与海德格尔根本不同的是,现象学不仅要充分把握可能性,而且在一定意义上,现实性高于可能性,任何可能性只有返回到“生活世界”中,才能获得其现实化的妥当依据,现象学本质上是批判。

这就意味着,不仅人本主义,而且神本主义都面临着重建问题。实际上,"上帝死了"并不是上帝本身死了--因为在生存中为人所亲历和亲证的作为生存根据"绝对者"的存在是无庸置疑的,而是人的认识形成的某种特定的上帝"形象"死了。以及对这一特定"形象"的信仰丧失了。海德格尔指出,尼采所谓"上帝死了"实际上是指作为形而上学、"自因"意义上的"上帝"死了,而真实的上帝则是那位人们能够向其祷告、献祭、跪拜并在其面前载歌载舞的"受难于十字架的上帝,"26)他"不是靠他的全能,而是靠他的软弱和受难,"27)来帮助人们,是在"我--你"相遇的关系中,在参与甚至是相互参与的意义上,为人所亲历和亲证的。因此,只能在内在性意义上、道成肉身的基督位格的意义上,以生存论方式称谓上帝。而在非人格的超越性意义上称谓上帝必然陷于谬误之中,因而这样的一位超然外在的、冷漠的"上帝"就不能不死。也只有随着"超然"、"冷漠"的"上帝"死了,真实的对上帝信仰才能开始。对此,海德格尔精辟地论述道:“上帝和神性者的缺失就是不在场。所谓不在场并非一无所有,而不如说,不在场乃是那种恰恰首先要居有的在场状态。也即是隐蔽而丰富的曾在者和如此这般聚集起来的本质现身者的在场状态,是希腊世界中、预言的犹太教中和耶稣布道中的神者的在场。这种不再本身就是一种尚未,即它的不可穷尽的本质的隐蔽到达的尚末。”28)

需要指出的是,既然生存论的称谓方式,同莱维那斯的伦理学称谓方式一样,“毫不求助于上帝关系之中的存在与存在者来设想上帝,”29)那么,这就禁止使用"本体论--逻辑学--神学"思考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考方式,只有诉诸于"思"。在海德格尔看来,在全部语言,这不仅包括神学语言、更主要包括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语言已经失效的情况下,只有诉诸于"思",才能通过领会存在的真理、进而开启出接近神圣者的维度,以期待着神圣者的到场。然而,“我们不能把上帝思想出来,只能唤起期待。”30)

从"思"的立场看,"上帝死了"就不仅意味着绝望、也意味着希望;不仅意味着虚无,也意味着完满;不仅意味着终结,也意味着开始;不仅意味着没落,也意味着拯救;在此,生与死,有与无,在场与不在场,曾在与尚末,潜能与现实等辩证法发生着效用,并在不可预料的情况下发生着人所不能把握的逆转变化。在此随着哲学的终结,文化的重新塑造与神学的重建任务亦被要求着,因为"上帝之死是神圣之源,是启示,是神学,"31)而"基督神学关于'上帝'所说的一切,全建立在这一基督事件的核心之中。"32)在此,在启示的意义上,一种新的末世论、救赎论的内在目的论的把捉方式随之被要求着,因为就神学辩证法而言,真实意义只有在对现存事物及其秩序的解构、超越中才能发生、显现。而相对此一真实意义而言,"有神论与无神论同样无济于事。"33)就哲学的有限性把捉而言,"上帝死了"的深远历史意义就在于,它通过为人类留下自由选择的可能性空间,让人类自己承负和决定自己的命运:或是在人本主义我行我素的张狂中所"开放"出的危险的"可能性游戏"中自我瓦解和毁灭,或是在真正成熟了的人类理性与意志的自我决断中,等候上帝的再次降临,在真正开放的可能性中,求得与上帝相宜的遭遇与交融。就此而言,人类正处于命运攸关的转折点上,而问题的严重性、急迫性在于,"从上帝的缺席着眼,我们是在没落"34)……

注:1、3、6、9《快乐的科学》尼采著,中文版,第139页;第139页;第235页,译文有改动;第236页
2参见《精神现象学》黑格尔著,中文版,上卷第140-153页,下卷第230-237页
4《激进神学的形成》汉密尔顿著,载《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中文版下卷第1809页
5、10、11、12、13《论道德的谱系》尼采著,中文版,第129页;第76页;第135页;第135页
7《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尼采著,中文版,第129页
8《哲学与真理--尼采1872-1876年笔记选》尼采著,中文版,第50页
14《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著,中文版,第11页
15《存在与虚无》萨特著,中文版,第626页
16《希西弗斯神话》加缪著,载《局外人鼠疫--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中文版,第49页
17、18、19、20《一种疯狂守护着的思想》德里达著,中文版,第76页;第76页;第76页;第96页
21《面向存在问题》海德格尔著,载《海德格尔选集》中文版,上卷第614页22《诗·语言·思》海德格尔著,中文版,第82页
23《欧洲科学危机和先验现象学》胡塞尔著,英文版,第13页
24《与胡塞尔和芬克的对话》凯因斯著,英文版,第14页
25《思想录》帕斯卡尔著,中文版,第157-158页
26、28、30、34《现象学与神学》、《物》、《只还有一位上帝能救渡过我们》载《海德格尔选集》中文版,下卷,第738页,译文有改动;第1185页;第1305页;第1306页,译文有改动
27《狱中书简》朋霍费尔著,中文版,第176页
29《上帝死亡和时间》莱维那斯著,中文版,第191页
31、32《被钉十字架上的上帝》莫尔特曼著,中文版,第245-246页,第249页33转摘《与上帝相宜的缄默》云格尔著,中文版,载《生存神学怀末世论》第113页
(姜赞冬 学者 徐州)

言者不知:咱们需要哲学吗?●刘明星

言者不知:咱们需要哲学吗?>>>刘明星


事实上,马来西亚的诸多大学院校都不设立哲学系,这个事实说明了哲学在本地大学不受重视。

对哲学敏感的人们也许会说不设立哲学系不一定是不重视哲学,哲学是所有学科的雏形,因此重视任何学科基本上都是重视哲学的表现。但是,这种说法难免以偏概全。

“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本身就“西方味”很重,而且没有很好的所谓“东方式”的答案。

凭借权威定义,翻开1939年的《辞源》,内里的[哲学]条文如是说:“Philosophy译,即爱智之义,谓研究宇宙万有之原理原则之学也。”很明显,哲学一词是翻译西文而来。既然是西方的概念,于东方人之格格不入则可想而知。然而,这种说法有其不可取之处,现代大学的设立也是由西东渐,不见得大学因此与大马的土地不能融合;许许多多西方的产物在大马理所当然地被使用着,所以取其源自西方而不加理会明显是说不过去的。

哲学是所有学科的鼻祖
而且,《辞源》里的“谓研究宇宙万有之原理原则之学也”,不就是科学吗?如此看来,咱们大学里的“理学系”就是哲学系了!这么说当然是谬论。比较广义来说,哲学是所有学科的鼻祖,所谓的理科(或曰科学),是从哲学衍生而来,当然,它们之间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的。不同点当然很多,其中大概是形而上学、本体论(Ontology,或翻译作存有学)以及种种“主义”仍然属于哲学的范畴。而科学,研究方法是以经验的证明作准。

从字典查得的定义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偏概全的,字典编撰者不过是依据众人的经验累积作记录,往往不同的字典会有不同的说法。如何定义哲学于哲学本身是一项悬而未决,永远等待着新答案的大问题。既然永远没有肯定的答案,那么,不去追求其答案岂非干净利落,省却一大麻烦?的确是省却了,但是也丢失了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当然,就意义而言,哲学也有所分歧,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也是哲学的一大问题。可以这么说,没有意义的人生是行尸走肉的。

哲学有什么用?哲学几乎肯定没有在物质财富层面上的用途,既然如此,说哲学无用也相当中肯。但是,问题在于有什么用的问法不仅仅就以金钱来衡量作为基准;金钱的意义基本上是因其方便好用而被创造出来的一种工具,而哲学的用途千千万,若要举出一二当然能够,然而以用途来定义毕竟也不是完善的好方法,很容易就会落入了庸俗的以“用”来本末倒置。须知可用的都是用具,哲学也可以作为用具,但是远不止是用具。

哲学虽难懂非高不可攀
那么,究竟咱们——不仅大马人,而是全人类——需要哲学吗?

哲学的不流行与其曲高和寡息息相关,但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非高不可攀,虽说晦涩难懂,但难不是把哲学赶出生活的理由。为此,咱们有必要向难度挑战。

11/6/2006 《南洋商报》《时潮》版

尼采不能承受“上帝死了”●鹏程

尼采不能承受“上帝死了”>>>鹏程

阅读周嘉惠《尼采宣布“上帝死了”的道德思考》以及其后的回应文章,万分享受,纵然对哲学造诣肤浅,但仍想回应一点。

胡美人质疑尼采宣布“上帝死了”是为道德缘故的观点,并提出尼采“所有哲学工作都是以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为靶子的”,这其实是犯了“一概而论”的毛病。事实上,尼采是一位研究基督教的哲学家,而他也确实以宗教(特别是基督信仰)角度作为他宣布“上帝已死”的基础,进而为人的自主自治来建构。

胡美人说,“道德哲学不一定以宗教哲学为依归。”实际上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康德也从来没有规避宗教,只是他是以一个“不可知论者”的角度来建立他的道德哲学,内容却难离开那个“不可知”的上帝。事实上,浩瀚历史文献已经清楚告诉我们,没有宗教,也就没有道德的可能性。当尼采提到“上帝已死”,他是宣布人已经成长,足以取代上帝,成为“超人”,而宗教辖制也应当从此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尼采认为“人不需要上帝”,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隐藏着骄傲元素的命题,这也就是关乎人的道德问题了。

结果必定是道德性的
也许尼采说“上帝已死”并非是从道德来考量,但明显地,它所带来的结果,必定是道德性的,因为尼采要脱离的,就是一个道德的上帝对人所带来的“辖制”。无论尼采承不承认,他也必定知道,他所研究的基督教信仰强调的是上帝是道德的源头;因此,当他作出“上帝已死”的宣布,怎不可能也一并将道德考量进去?换句话说,他向人发出“上帝已死”的呼声,宣称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必须彻底摧毁,并提出重新评估一切价值体系,主张以人自身作为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道:“我总算知道从前人们寻访道德之师,其所求的是什么了。他们求的是一己的安眠,以及有助于安眠的麻醉性之道德。”这样,他就否决了上帝作为道德基础的美善。

尼采的“角色”,以及他宣布“上帝已死”,其实有点像杜斯托也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助夫兄弟们》中“伊凡”的角色。

《卡》书中,卡氏家族中的二兄弟伊凡,是很典型的知识分子,因此对平庸者产生一种高傲的心理。当他出现在小说中,他是以一个学识高聪明过人的姿态,预备调解父亲与哥哥之间的仇视关系的。他尽力帮忙,但他从心底深深瞧不起他的哥哥与父亲,而且也使哥哥与父亲都惧怕他。

伊凡不只一次坦承他根本不信上帝,他与当修士的弟弟的一次晤谈中,说出他宁愿不相信有上帝。他说:“因为没有上帝,一切都可以被容许(指的是道德)。”

虽然说出这样的话,伊凡却是个做事不逾越规范的人。仿佛有一把尺,在他心中度量他的行为。他对自己的控制力很强,所以他其实是一个思想大胆,而行为保守的人。或许正是因为在行为上的严谨,他又没有因着无信仰,而落入当时正流行的虚无主义里。

“一切都可被容许”的后果
修道院里的一位智者长老,曾在与伊凡相遇后,说伊凡势必要在心灵上受苦,因为他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宣告:“没有上帝。因为没有上帝,所以一切都可以被容许。”而从他的行为也可看出,其实在他心灵深处根本就需要着他一直抗拒的信仰。

果真,当他们家族的私生子司米尔加可夫──一个不仅没信仰,而且行为大胆的人杀掉父亲,而后坦承他的行为得自伊凡言语宣告“一切都可被容许”的灵感,甚至视伊凡为共谋者,伊凡便崩溃了。

晚期,尼采思想错乱,成了疯子,谁知道那不是因为他放弃了一个道德的上帝,因而导致虚无主义的结果?其实,尼采本身并不能承受“如果没有上帝”或是“如果上帝已死”后果的打击。

11/6/2006 《南洋商报》《人文》版

哲学与生活——兼回应徽轻君●胡美人

哲学与生活——兼回应徽轻君>>>胡美人

徽轻君喜读哲理文章,想必其生活必定丰富。然而,他纳闷哲学文章带来的理解障碍,并认为学问讲究独创精神,不应一味地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来老调重弹。他的潜在意思是哲学应该活学活用。我以为,哲学应活学,却该小心活用,因为很多时候哲学观点并无活用的语境。这里,徽轻混淆了哲学与哲理文章。为了不引起误解,我这里说的哲学乃指哲学观点,而哲理指的是从生活中直接提炼题材的道理(类似刘墉之类的文章)。

我回应周嘉惠的文章是探讨哲学观点(因为周文探讨尼采的哲学观点),所以不是哲理的(据我上述的定义来说)。本来,哲学与哲理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因为前者谈的是学术观点,后者是生活的哲理启发,两者各有精彩。很多人没有看到哲学与哲理观点的不同,而误将后者当成哲学,以为哲学不过如此。有些人读到一些故弄玄虚的哲理文章,其作者胡乱地应用哲学概念,或轻率地列举貌似哲学思想的生活例子,便会误会那是哲学,从而对它反感。

哲学与哲理观点不同
哲理文章都是从生活中直接取材的。好的哲理文章要求作者拥有深广的生活阅历和修辞能力,当然如果阅读面广更佳。哲理文章当然可以探讨哲学观点(如“什么是正义?”),但若它没有进行详细的引证(引经据典和展开论证),就不算是严格的哲学文章。当然,哲理文章没有必要写成哲学文章,因为它只须提供起码的说服力,而不用为其观点做到面面俱到的辩护。

然而,在哲理文章中提到哲学观点是必需非常谨慎的,因为作者已经在一定限度上牵涉到应用哲学概念,所以他应该清楚该哲学观点是否适用于其文章内容,而不该只是断章取义,对某个哲学概念任意地引用。这种对哲学观念的随意发挥不能视为创新,而是对读者的误导。

哲学概念的应用是困难的,有时甚至不可能用举例的方法来准确传达哲学概念。这就说明了为何哲学家的文章里鲜有例子,例子的使用是双面刀,因为它难以避免歧义性。康德便是一个不在其哲学观点中随意用生活举例的德国哲学家,因为他的观点太抽象。

许多哲人不是说,哲学是爱智慧、是思考生活宇宙万物的学问吗?基本上没错,不过,这并非意味哲学允许随心所欲地思考一切。不幸的是,正和许多学院的科目一样,哲学已经是完完全全地专门化了。今天,一个学哲学的人可能只是专精古希腊哲学,而无法兼顾其它门类。

近代的笛卡尔可以把哲学和数学当作副业来干,但今天的人们却办不到了。没有对一个问题深究三年五载,是无法做出有创新的哲学工作来。这三年五载的学院训练是干什么的?便是读前人的观点,理解之,消化之、琢磨之。一篇标准的哲学文章在阐述其观点(可以是全新观点,或旧观新解)之前都须引证其他哲学文章,来作证明或反驳。只有在前人止步的地方前进,才有哲学意义。

在前人止步地方前进
可能有人会反问我,既然如此,为何维特根斯坦的文章鲜有引文,却很重要?该指出的是,首先维氏是公认的天才;其次他的观点没有老调重弹(比如其心灵哲学是对笛卡尔传统的批判)。他虽然没有在字面上引证,却是对前人的跨越;看看尼采,基本上他写得貌似随心所欲,其实处处都对德国古典哲学批评。若没有受过德国古典哲学的系统训练,就要承担误解尼采的风险。

与哲理文章从生活取材不同,哲学文章和生活其实是有一定的脱节的。一个因热爱生活而向往哲学的人最终可能会失望,因为哲学主要不是告诉你生活是什么,而是教你如何为你的生活观点作出坚实的论证。精确来说,哲学是抽象的、论证的,而非鲜活的生活形象。当然,一个人的哲学观点不可能不受生活影响,但是却不是必然如此。

维特根斯坦是个热爱生活者、沉思生活者,可是,他对生活的哲学观点却是认为生活(包括伦理、宗教等)是不可言说的,从而没有留下这方面的文字来。之所以说一个哲学家需要时间来形成其观点,是因为他需要时间来消化并发展前人的思想,而非积累的生活能给他哲学智慧。哲学不太依赖生活,这可从赫拉克利特、康德、海德格尔等大哲平淡无奇的生活得出这个结论。

没有哲学也能生活得很精彩,不是吗?

11/6/2004 《南洋商报》《人文》版

Sunday, June 04, 2006

等待一场春雨——回应胡美人文●徽轻

等待一场春雨——回应胡美人文>>>徽轻

是顺应民情,或是大势使然,在马来西亚要看到较有人文涵养的文章是越来越难。惊然发现南洋商报在星期天的人文版竟可以看到哲学文章,这是第一件意外;在紧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竟然又看到另一个胡美人出来指正周嘉惠的哲学文章,实在是马来西亚的破天荒,第一次给贫瘪的文化土壤一场春雨。

我一直都是高兴的,只是同时也有些话想说。我不懂哲学,闲来就喜欢翻翻书。不曾受过正规的人文训练,凡文章看得懂的就津津有味;似懂非懂得就囫囵吞枣,就单全收,偶尔忽然因为生活一些微妙的契机,想通了,欣喜若狂。但对于看不懂的文章就实在是老鼠拉龟——拿他没办法。周嘉惠的文章写来浅白易懂,我是门外汉大概也读懂个六七分,才心中窃喜——莫不成哲学说的就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实在有趣?直到看到胡美人的回应文章,我就无法卒读了。想来哲学就是这种重重障碍,曲折难懂的学问。

看到满纸都是那些哲学家说的话,我忽然想起李欧梵的故事。他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以后就到哈佛大学去。据他的说法,当时他课余就去上一些本科外的课。哈佛的大教授并不因为他是“外客”而对他放松,常常在这种课中他也要应付考试。

有一次,遇到一个题目要他描述希腊悲剧中伊底柏斯在路口遇到他父王时的悲剧意义(手上无书可查,凭记忆大概就是这题)。李欧梵心中一震,这题当年在台大就看过,心底暗喜,洋洋洒洒就把当年记下的论调重写一遍。写完后,时间尚早,他闲着无事,又再随手写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不久,试卷发回,他拿到手时才吓到。D+,他说这是他读书生涯中最难看的惟一的成绩。

纸卷上教授的红笔批了:一堆不知所云。然后在他自己的那一部分上写着,这儿才刚刚开始。李欧梵大概是忘了,抄袭是这种大学府的大忌,骑在巨人肩上作战也是被看不起的行为。

治学讲究独创精神,如果读了许多书却只是在引语上打转,实在是读不通了。我看不懂这些哲学文章,但希望还是有人会继续这样的人文精神。

4/6/2006 《南洋商报》《人文》版

再说说尼采●周嘉惠

再说说尼采>>>周嘉惠

德国专出产大哲学家,而且往往还都是那些学问大得教人很吞不下去的那种类型,譬如康德、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等都是其中佼佼者,个个都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代表性人物。或许该先坦白承认自己曾经就这么随便翻过尼采的一些书,哪说得上什么研究?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结尾处表达了不敢批评之意,算是还有一些自知之明吧。在下笔当时个人仅把《尼采宣布“上帝死了”的道德思考》视为一篇普通的叙述文来写,是以若以严格的哲学眼光来裁定,那自然显得粗制滥造得很。为了文章普及,文字难免含糊,我这就把话再说清楚一些。

岂能无关道德?
尼采是十九世纪的欧洲人,当时那里基本上仍是一片在基督文明笼罩下的土地,我们岂能无视整个西方社会人文环境对尼采哲学的影响?哲学家并非关起门来研究康德、笛卡儿就算了,他们当然也会注意到时局的演变;尤其尼采显然十分清楚当时的社会状况,这点对于看过他的著作的人,可说是不言而喻的。尼采生前远不如死后那般被世人所重视,为什么?除了他哲学的前瞻性超越了时人的眼光,恐怕就是因他企图破坏当时一般人所拥护的基督道德价值观了。颠覆基督道德观到了极致,“上帝死了”是必然的口号之一,又岂会完全无关道德?

尼采以超越地方、民族的“优良的欧洲人”自诩,不遗余力的抨击基督教的羊群道德观念,为的是否定他认为不好的、普通人的传统宗教道德,以便创立起他认同的、优良欧洲人的,或更直接一点,“超人”的道德。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这么个公式:“将成为创造善恶的人,首先他必须成为一个破坏者而粉碎一切价值。因此,最大的恶属于最大的善;但这是具有创造力的善。”或许层次不同,但“上帝死了”之后,超人不过是创造了另一套道德,而且也逃不掉二元对立,不管他的主观意识或初衷是不是希望如此。以此来看,尼采不算是虚无主义者,况且他还把虚无主义者摆在超人的对立面,照理他应该不见得会喜欢这样的称号。(见《为什么我会写出如此优越的书》第一节)

“超人”是什么概念?
“超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在自传《瞧!这个人》中,尼采有这样的清楚说明:超人不是一个“理想”类型的人,不是更高人一等的人,也不是一个圣人与天才的混合体;超人就是一个“破坏道德”类型的人。而他要反的道德,究竟是想否定什么呢?1.最高者型态的人(善良、仁慈、宽厚的人),2.自己定标准的道德(基督道德)。有了否定对象,不已定下了另一套准绳了吗?准绳的这一边是善的,另一边是恶的,或至少也是不善的。这不还是二元对立吗?

虽然尼采自称是“炸药”,是“铁锤”,大肆破坏传统道德;但一个旧价值观崩溃的同时,不也正意味着另一个新价值观的兴起吗?欧洲没有陆沉,欧洲人也没绝种,若把时间拉长来看,或许我们也可把尼采的破坏行动,视为西方价值延续过程中一次较激烈的修正吧?

我想,某些文章的读者是有针对性的;好比“众所周知”《道德经》的作者就是老子李耳,而实际上这却是很有商榷余地的。可是中小学阶段的书,不都是那么写的吗?那是作者误读?误导?理解有偏差?都不见得吧?对于某个阶段的读者,文章写得点到为止就好,提出一家之言就够,太详细倒像是拔苗助长,画蛇添足反而不美。至于更完整的知识要如何得到呢?或许就像家长常对小朋友讲的:以后长大就会明白。

在此也选了一句尼采的格言作为结尾:“事实不存在,诠释不同而已”。

4/6/2006 《南洋商报》《人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