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6, 2009

专栏《人生如戏》>>17/4/2009《许月凤不是吴三桂》周嘉惠

《许月凤不是吴三桂》>>>周嘉惠

假如还没看过,容许我推荐一篇1995年写的好文章:《汉奸发生学》。文章收录在《放虎归山》一书中,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李零教授。手上没有书的话,上网按几个键,很容易找到。

读了这篇文章,让人不禁有很深的感触;时势固然造英雄,原来时势也创造汉奸,而吴三桂正是这种“时势产物”。

话说明朝末年,当时中国有三股力量,即明朝的官兵、李自成的起义军、满人的清军,互相形成鼎足而立之势。当京师被号称有百万大军(实际上大概三五十万)的闯王所围,十万清兵在关外虎视眈眈,带着四万官兵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能够做些什么呢?

当时吴三桂若回师救京城,山海关必破;按兵不动,则明朝灭亡。向闯王投降,是卖国贼,而且夫人陈圆圆被霸占,顶着绿帽称臣,无论如何实在说不过去。向清兵投降,又势必成了汉奸,加上在北京的一家30余口,一开始当的是明朝政权的人质(领了重兵守边关,皇帝当然要一些抵押品才放得下心),后来又成了闯王政权手中的一张王牌,稍有异动,满门抄斩之类自是不在话下。而以他手中的兵力,若不联结其中一方,非但绝无取胜任何一方的希望,恐怕还自身难保。身为三军统帅,假如不战自尽又太过不负责任。

在历史的关头,吴三桂别无选择,却又必须选择;最后李自成领兵扣关,他才不得已的决定“联清”,结果满人事后食言不退兵,凭他手中的那一点兵力,又奈得了人家什么何?虽然后来自言“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摘自吴三桂《讨清檄文》),可从此就再也逃不掉这四百年来的“汉奸”骂名了。

吴三桂的命运绝对是悲剧性的,中庸之道在此刻缺席;在汉奸和卖国贼之间应该如何选择?伦理性的选择往往就注定了悲剧性的结局,历史赋予他的是完全无法权衡的两难。

现在把镜头拉回今天的马来西亚。

当许月凤退出行动党导致霹雳州民联政府倒台,读红毛书长大的林先生公开痛骂她是吴三桂,当时就隐隐然觉得这个骂名不妥。在潜伏了两个月后,许月凤终于主动现身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其所发表的言论来看,证实了她真的不是吴三桂。

根据报章所载,她是基于3大理由而不满行动党并决定退党,而且,在经过两个月的沉淀后,她依然表示不后悔退出行动党。这所谓的3大理由,至少在我个人眼中看来,跟奴尔哈赤“七大恨”的牵强程度可谓不相上下。不过,反正就是这么一笔账了,不给个说法总是不行的,至于是3大理由还是七大恨,有谁在乎?

事到如今,还在辩说“无法一只手推倒万里长城”,对自己坏了一整锅汤的事实仍然采取推卸的态度,连丝毫“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式的歉意也没有,更甭提什么“莫挽抱薪救火之误”的悔恨了。这一点倒也算是让大家对人性又长了见识的。

许月凤并不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痛苦地做出退党的决定,至少我们看不到有迹象摆在她面前的是“汉奸”或“卖国贼”之类的伦理选择题。至于说是为了选区发展而亲国阵,这种居然还想讨贞节牌坊的说辞,不知九洞的选民知道了是很感动,还是很感冒呢?根据经验法则,发展拨款的到位往往让人望穿秋水,而凡补选却立刻必有糖果恰好纷纷从天而降;倘若许月凤真的为选民的福利着想到宁可自己当罪人也不在乎的地步,那实在非常应该多往这方面想一想。

镇守边关将军吴三桂的骂名是时势所造成的,不小心被大浪冲上舞台的许月凤,骂名是自己创造的。说许月凤不如吴三桂,应该不算错吧?

17/4/2009 《南洋商报》《南言》版
附:对于有些政客,我们应该对他们说:“不!”。还有另一些政客,我们应该对他们说:“呸!”。

No comments: